柞蚕蛹性脑病223例临床分析
栏目分类:临床医学 发布日期:2009-12-06 浏览次数:次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23例中,男184例,女39例,年龄10~65岁,平均年龄39.5岁。柞蚕蛹全部为炒熟或油炸后直接食用,不加其他辅料。
1.2 发病情况有潜伏期 据调查与本组223例同时食用蚕蛹者共862例,发生率24.7%,食用量7个~100个,发病与否与食用多少无关,全部病例均于食用后急性起病,潜伏期1~8小时,平均3小时。
1.3 临床表现 首发症状全部是头晕和震颤,其中182例伴有视物旋转及恶心、呕吐,占81.6%,不伴耳鸣、耳聋,震颤见于眼睑、下颌和肢端,运动性和静止性震颤均可见,书写困难,构音不清,有52例伴眼球震颤,呈水平性或旋转性,132例(占59.2%)步态不稳不能独立行走,143例(64.1%)伴有大汗及乏力,瞳孔大小及光反应均正常,脑神经检查无异常,四肢肌力正常,深浅感觉检查正常,脑膜刺激征阴性,无病理反射。指鼻(试验)不准,昂白征阳性。
1.4 辅助检查 223例查肝功能103例,仅8例谷丙转氨酶略高;腰穿脑脊液检查12例,常规和生化均正常,压力不高;脑电图检查58例,3例广泛轻度异常,5例为界限性脑电图,余均正常;脑CT检查13例,均正常。查血糖35例均在正常范围,查胆碱酯酶18例均正常,查血氨21例,2例略高,余正常。
1.5 治疗及预后 全部病例均给予10%葡萄糖加Vit C、Vit B6、辅酶A和ATP静滴,同时每日静滴地塞米松5~10mg,654-2 10~20mg,并口服眩晕停、安坦、γ-氨酪酸。治疗后震颤及视物旋转12~24小时消失,共济运动24~48小时恢复正常,头晕乏力持续3~5天,住院2~6天,平均3天,出院后随访2周无后遗症。
2 讨 论
2.1 诊断 本组中最初就诊的12例均误诊,主要误为急性胃肠炎、美尼埃综合征和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其原因是症状相似,接诊者对柞蚕蛹性脑病的认识不足。有明确的食用柞蚕蛹史,经过1~8小时出现神经系统的症状体征,治疗后很快痊愈,再给辅助检查除其他疾患诊断不难。据报道[1],本病可分为皮质型和锥体外系型两类,本组主要表现为锥体外系受损的症状体征,除极少数脑电图轻度异常外无皮质损害的证据,究其原因可能是柞蚕蛹的产地不同,所含的致病成分不完全相同所致。
2.2 发病机制 本病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从本组资料来看,患者所食蚕蛹均为新鲜的,且均经加热后食用,同食者不同时发病,发病与否与食用多少无关。由此可除外致病菌污染或蚕蛹变质致病的可能性,而从发病的选择性上分析,较符合变态反应性疾病的特点,即发病机制是过敏反应,这与张震鸣的看法一致[2]。本组共查血氨21例,仅2例略高,与文献报道[1]有所不同,在治疗上未用降氨药物症状也很快缓解,这似乎可以说明血氨升高不是本病的主要发病机制。除过敏反应的机制外,是否可推测柞蚕蛹体内的某种成分或其分解代谢产物具有神经毒性而致一过性的神经功能紊乱,因为本病不具备过敏性疾病的常见症状体征,如皮疹,皮肤瘙痒等,这有待于深入研究。
张富成(276600山东省莒南县人民医院)
王秀英(莒南县结核病防治所)
参 考 文 献
1,初成豪.柞蚕蛹性脑病60例临床分析.脑卒中与神经疾病杂志,1992,9:94
2,张震鸣,王慕一,陈谅,等.柞蚕蛹脑病46例报告.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1990,23:215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