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医学生社会实践与和谐医患关系构建
栏目分类:临床医学 发布日期:2010-04-17 浏览次数:次
【论文关键词】医学生 社会实践 和谐医患关系
【论文摘要】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拟从医学生社会实践的角
度研究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探讨加强医学生社会实践对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意义和举措,希望能为医患
关系的改善提供一种新的视角。
卫生部副部长高强在2007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所作的《努力保证人民公平享有基本卫生保健》指出:“
医患关系紧张,医疗纠纷增多,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一个突出问题”,医患关系紧张已成为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
问题之一,众多专家学者对此展开了大量的研究,其中一些从医学教育角度进行了分析,但基本集中于课堂教
学(包括临床教学),本文拟从社会实践的角度探讨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
1 加强医学生社会实践对促进医患关系改善的意义
1.1 培养医学生的责任感,提高医学生的医德和服务意识
“收红包、拿回扣、乱开药”,部分医生医德败坏是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重要原因之一。“身不正则体不健
、德不正则事不兴”,医疗行业作为一个特殊的行业,要求我们未来的医生不仅要“精于医术”,更要“诚于人品”,
义诊等社会实践活动能很好地培养医学生良好的医德行为,促进医学生形成“医乃仁术”、“仁者爱人”的思想
意识。由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还未有效转化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加上供不应求的医疗资源现状和医
学技术化的不良倾向,目前我国医患关系的模式仍主要为主动-被动型,病人上门“求医”,一些医务人员服务意
识淡漠。医学生参加志愿性质的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培养医学生的“救死扶伤”的使命感和“白衣天使”的神圣
职责感,树立为人民服务的理念。
1.2 锻炼人际交往能力,提高医患沟通技巧
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著名的《福岗》宣言指出:“所有医生必须学会交流和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并于
1999年,将“交流沟通技能”纳入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的七个方面之一。1987年,英国医学会已将对医
生交往能力的评估作为医生资格考试的一部分[2]。中华医学会的调查分析指出,医患纠纷80%源于沟通不好
[3]。当前我国医学教育体系中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薄弱,许多医学院校对这方面的教育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而社会实践活动为医学生打开视野、走向社会、提高人际沟通能力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为医学生医患沟
通能力的提高提供了难得的锻炼机会。
1.3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医学生的专业技能
传统的医学教育是医学生在学校系统地接受了医学理论教育后进入医院见习和实习,间隔时间长,不利于
学生的理解和消化,更不利于学生医学技能的熟练掌握,而社会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了边学习边实践的机会,
对于培养医学生“对业务技能精、对患者服务细”的职业素质和良好习惯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这些未来医
生减少因医疗技术发生不和谐医患关系创造了不可多得的条件。
1.4 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基层医疗资源紧张的局面
医患关系的紧张局面在很大程度上源于我国的医疗资源的不足和分配不均。数据显示,“我国人口占世界
的22%,医疗卫生资源仅占世界的2%”[4],中国证券报 (2008年2月22日)文章《我国医疗市场现状》报道:
“7.37亿农村人口只占用了27.4%的卫生费用,而5.77亿城市人口占用的卫生费用为72.6%;城市与农村卫生
费用比例约为3.5:1”。实践证明,医学生利用节假日宣传预防、自救等医疗知识和开展义诊活动,一方面可以
缓解现实医疗资源的不足,另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医学生的基层就业观念,为缓解医疗资源分配不公奠定潜在的
基础。
1.5 与有关医院合作,改善民众对医院和医生的认识
收狐新闻调查(2008年2月25日)显示:“六成医生曾经历或看到同事被打”,医院和医生越来越受到患者和
社会舆论的质疑。医学生在学校、及有关医疗机构的支持下和共同参与下,通过志愿性的社会实践活动,扩大
医务社会工作的影响,可以有效改进公众对医院和医生的形象,增强公众对医院和医生的信任和理解,为减少
医患纠纷创造有利的条件。
2 推动医学生社会实践改善医患关系的举措
2.1 举办培训班,培养医学生正确处理医患关系的意识和技能
采取分散和集中的方式,结合有关课程教学(如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等),采用现场模拟等形式,培养医
学生健康的心理素养和处理紧张医患关系的常识,树立正确的医患观。通过操作技能选拔和操作姿势纠正,激
发学生参与操作技能学习的热情,提高学生正确处理医患关系的业务素质。
2.2 开展医学知识宣传和义诊活动,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卫生健康的需求
利用重大节日(如世界艾滋病日),与有关机构(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世界宣明会等政府及民间公益性组
织)合作开展艾滋病、结核病等传染病宣传,在寒暑假,通过“三下乡”形式,深入广大农村、偏远山区开展口腔
卫生、食品中毒、溺水人工呼吸等自救知识的宣传。
在周末和寒暑假有计划的组织各类专业的学生深入社区和农村开展测身高、量血压、验血型、推拿按
摩、疾病问诊、社区护理等义诊活动,通过有关部门和机构的支持送少量医药给困难群众,为广大群众医治小
病、常见病提供方便,减少大医院人满为患的困境。
事实证明,通过开展医学知识宣传和义诊,更能有效提高广大医学生学习专业的兴趣,增强作为未来医生
的自豪感和使命感。
2.3 开展医疗调查,增进人民群众对医疗事业的理解和支持
与有关医院和研究机构合作,设计有关医疗政策和医疗问题的问卷,深入社区、乡村开展调查研究,一方
面在宣传国家医疗政策的同时,通过对医院和医生存在问题的反馈,了解人民群众的医疗需求,另一方面通过
交流,改善人民群众对医院和医生的形象,增强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
2.4 到基层医院挂职,了解医患关系现状和处理医患关系的对策
理论和实践存在巨大差距,为加深医学生对医患的了解,利用寒暑假和周末,采用示范制和轮流制,组织学
生进入社区医院(平时周末和暑期)和乡镇医院、卫生所(暑假)以挂职的形式进驻,深入第一线,座谈、全程观
摩和见习,感受医患关系的现实局面,通过第一线体会处理医患关系,把握处理医患关系的注意事项和技巧。
总之,医学生开展医学社会实践活动是对医学生进行医患关系教育的一种有效方式,有利于提高医学生处
理新型医患关系的能力,改善医患关系。本文借此希望对探索医患关系教育的教学新思路、构建和谐医患关
系提供一种新的视角。
参考文献
[1] 杨巧媛,王家骥.医学生应注重医患关系的意识培养.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05,1,32.
[2] 谢伟,孟婕.浅谈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与医学实习生教育.实用预防医学,2007,14,4,1304.
[3] 杨同卫,路文涛.国内外医患冲突研究综述[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6,1,46-48.
[4] 马莉.我国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与对策研究.管理与教育.2007,4,120.
相关热词: